Movie | I, Daniel Blake 我是布萊克

00:21

赤裸而誠懇,不浮誇,不見血的針砭控訴。
《2016年坎城金棕櫚獎(最佳影片)》

今年跨年和好友兩人在家裡許下 2017 年的心願,其中一件是 「看滿 50 部電影」。

沒想到第一步紀錄的居然是這部來自英國 New Castle 的故事,不是歡快的好萊塢聲光效果風格,不過非常值得分享,雖然不擅長影評~就當短短的紀錄,希望三分鐘熱度的我今年能持續進行。

Daniel 是一個木工手藝精湛的中老年人,太太早逝,無子無孫,因此心臟有問題之後就習慣性地靠自己想辦法救濟金問題。

對這部片印象很深刻的地方在於,太自然了,劇中每一個人的對話,裡面的景色、對話,幾乎沒有哪裡讓人感到刻鑿。不像以前我對小眾文藝片的印象,會太過抽象艱澀,或流於形而上的意識層面。這整部片就是用一種很直白的敘事時間軸,用彷彿你就是故事裡的某一個角色目睹的方式,自然地揭露不見血卻血淋淋的現實。包括大排長龍排隊領取食物銀行救濟的隊伍那一幕,如同我在英國念書時看到食物銀行現場,劇中完全如實呈現

鄰居China賣球鞋幽默橋段與祖孫情的溫馨相處穿插,冷漠公務系統中仍然有少數好心人偷偷的幫忙,整部故事其實並不故意渲染悲傷。

開頭與機械化應答的“醫療專員”應答部份,整個影廳都笑出聲來,畢竟這個過程是現代社會大家都能同理的一種煩躁跟荒謬。
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與體制對抗的無奈,在台灣比較小的事類似像打電話給信用卡,忙的時候等一個小時都有可能,處理程序轉接再轉接。然而私人企業至少會予以回覆,公部門層面,劇中主角爭取的一些基本社會福利權益,甚至在台灣可能連立法都還沒有。
不禁想到白米炸彈客,當人被逼到尊嚴都已經無法顧及的時候,是不是只能違反法制體系為自己聲援?

Daniel 因為不會用電腦而無法申請規定的程序,讓我想到外婆

Katie 的教育問題與未婚產子的低收入戶房補問題;Daniel 明明被診斷心臟問題不能工作,卻不能申請就業補助、被公家機關踢皮球;整體英國政府大砍福利、束緊核發標準使需要幫助者更加求助無門的問題...看完這片之後英國友人說,這部片在坎城拿下金棕櫚獎,在國內也拿下非常好的票房,給了執政的保守黨很大的壓力。

究竟在照顧所有人基本生存權,和強調私有化、趨於冷漠的資本主義兩極之中,要怎麼取得平衡,可能永遠都是難解的吧。可以確定的是,生活中的一切無法和政府、政治切斷,此片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寫照。


總體來說,餘韻很深,演員表現非常精湛,社會批判性強讓我非常佩服,看完之後能夠和朋友討論很多話題、省思。

整體推薦 / 
演員表現 / 
故事劇情 / 
娛樂效果 / 
啟發後勁 / 

(預告片記得打開 YouTube 中文字幕~)


擷取部份爛番茄 Reviews -

" If you want reality -- if you want an idea, for one, as to how the British people could become so despairing that they would do something as drastic as vote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-- see I, Daniel Blake. "

“This new Ken Loach landmark sums up everything that has kept his muckraking motor running for decades. An old-school social realist, the 80-year-old filmmaker again speaks up for the exploited lower classes”

**補充說明,導演 Ken Loach 是長期關心社會議題,立場鮮明偏左的寫實派導演
可參考端傳媒的報導Ken Loach 革命到80歲了,他還會繼續嗎?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意見

Youtube

Instagram

Subscribe